10章至22章16节 所罗门的箴言

10章至22章16节 所罗门的箴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箴言第二个主要部分由许多格言组成。这部分是较为狭义的‘箴言’,其特征与许多单句的格言相似,而谈论的课题很广泛。这些格言至少是按3个基础来搜集和编排的。
首先,这些格言可分为4大类:
1. 有关生活的观察心得(例如10:4>十4、10:12>12、10:26>26)。
2. 有关智慧的观察心得(例如10:1>十1、10:5>5、10:8>8)。
3. 有关公义的观察心得(例如10:2>十2、10:6>6、10:7>7)。
4.有关神参与人之生活的观察心得(例如10:3>十3、10:22>22、10:27>27)。
正如上列的例证所表明的,这几类虽有重叠之处,但这粗略的划分是有用的。上述列出各种箴言的次序,也表明了不同的阶段──第一种箴言是有关生活的观察心得,而这些箴言后来扩展至谈论智慧,再谈论道德操守,继而是神学。事实可能是这样,但这4大类都同样是古代人类思想的课题。
这4种分类是一个基础,把这些箴言汇集在箴言十至二十二章里。例如,虽然十至十一章有着4类格言,但它们特别集中于有关公义和罪恶的格言。
第二,这些箴言可以按着所处理的题目来分类:例如在十章1至22节中,有许多箴言都是关乎人对财富和话语之使用。这划分贯串了上述所提到的分类。它提供了另一个影响着箴言编排的原则。这样,十章2至5节的格言全都关乎财富,但它们也表明了上述的4类格言。
连系着这些格言的第三个基础,纯粹是口语上的──这些格言相连,只因为它们用了相同的钥字或钥句,而两句经文的含义可能是不同的。第十至十一章也提供了许多例子:如十章6节和7节都提到义人的祝福;十章6节下和11节下是相同的;十章11节和12节都用了‘遮掩’这个动词(译按:在原文中,11节的‘蒙蔽’跟12节的‘遮掩’是相同的)。正如最后的例子所表明的,这些连系有时在译本中并不明显;以下的评论会使读者留意其中一些例子。
作者使用这种语文上的连系,可能有几个原因:1.可能为了帮助记忆;2.可能为了显出这种文字紧扣相连的趣味和风雅;3.也可能为了使人感到此等连系反映了内在实质的一致性,那根本是源于那位独一的神。
虽然第十至二十二章在大致上和许多细节上的编排,反映了这3个基础,但有个别的格言似乎跟上文下理是毫无关连的。可能这几章经文是把在内容上无特定题旨的早期格言集合起来,而有些组合则根据其中一句或两句的内容而编排在这里,继而把其他谈论着不同题目的格言也一并放在这里。又或许我们仍未找出这些编排的‘线索’。
以下的划分是根据哪一种格言或哪一些题目,在不同地方显得较为主要。有时这些划分是重叠的,来帮助我们从多于一种连系去思考那些经文。

十1-22 关乎财富和言语的箴言


十1-4 引言

‘所罗门的箴言’这一句在一章1节已经出现(参注释)。这可能指出,本章曾是十章1节至二十二章16节组成之独立文集的开首,但现在有一至九章放在前面。
十章1节下半节是一个简介,像训诫部分各章开首的简介一样(例如1:8>一8)。这种简介叫人留意其后所介绍的智慧──但本章只是间接地作出介绍。

第2-3节

第2-3节介绍了箴言一个常见的题目,但在此以义人、恶人和神在这些事情中的参与为背景。
第4节

第4节提供一个较直接的评语,却没有明显地提到智慧、道德或宗教。
第1至4节包含所有4类主要的箴言。这几节经文展开了1至22节的文集,并阐明箴言怎样谈到生命和智慧地过活,以及了解生命和寻求智慧是永不可与道德和宗教分割的(比较1:1-7>一1-7)。

十2-6、15、17、22 财富

这些箴言说明富足是勤奋(4节)、智慧(5节)、公义(6、16节)和神参与(22节)的结果。懒惰只会带来贫穷和羞耻(4-5节),不义之财也是一样(2节)。内在的必然性和神的参与都使事情这样发生(2-3、22节)。同时,文中也认可贫穷、富裕,及其不可避免的结果(15节)。
箴言的教导常提出两个相反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它似乎在教导一个今世的‘致富福音’或一个不平衡的‘基督徒工作伦理观’。箴言实际上应许的是一个好收成,这使义人无需担忧──生活所需得到充足的供应,而不是奢侈品(豪华房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耶稣对圣经的应许再加以肯定,恤指出人若先追求神的国和神的义,物质上的需要必得着满足(太 6:33>太六33)。此外,箴言呼吁人在智慧和敬虔中努力工作,而关注群体生活的发展,更是整卷箴言都提及的。因此箴言劝导人不要成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工作狂。
第二个问题是──这样是否有效?──我们会在十章23节至十一章11节讨论这个问题。


附注

第2节‘不义之财’是恶人所得的赀财。因此,恶人与义人在第2、3、6节都作出了对照。第5节‘智慧’跟一章3节的‘智慧’一词相同(参1:1-7>一1-7的注释)。第16节上‘义人的勤劳致生’,清楚显示‘致生’一词把16节与17节连系起来。
十6-14、18、21、31-32 言语

箴言中有关言语的格言有一个特色,就是‘言语愈少愈好’(19节)。聆听是智慧的象征和得智慧的途径;多言多语则相反(8、10节)。然而,智慧人和义人的话是宝贵的,能表达爱,能解除邪恶的势力,并令人喜悦(11-12、20、21、32节)。饶舌之人或恶人的言语,为自己和别人带来烦恼(6、11、13-14、21、31节),尤其当他们从怨恨中发出话语,而引致纷争和欺骗(12、18节)。即使死后,人们对义人和恶人的评语仍有很大对比(7节)。
附注

第6节本节提到‘口’,表示这句箴言特别警告人不要口出恶言(如欺骗)。第7节义人的说话是一个祝福(译按:和合本译作‘被称赞’,所指的并不是‘会接受祝福’(例如6节;比较11:26>十一26),而是‘会作为一个蒙福的榜样,可供人在祈福的祷告中效法’(参修订英语译本;创 12:2>创十二2)。第8节‘口里愚妄的’跟‘愚妄人’(参1:1-7>一1-7的注释)的用字不同,但所指的是同一个人。第9节在主题上,本节属于十章23节至十一章8节,但在诗体形式上,则显然跟第8和第10节相关。第11节另一种译法(参新国际译本旁注)在此处较合理。根据新国际译本的翻译,第11节上大概指他为自己带来生命。第12节恶能蒙蔽暴行(11节),爱能遮掩过错──同一个动词用来表达两个十分不同的意思。第13节明哲人说话行事都有智慧;愚昧人则不然。
十23至十一31 行义与行恶,并关乎言语及财富的箴言


十23-27 引言

第23至27节与1至4节相似:开始时再次含蓄地邀请人寻求智慧,不要寻求愚昧,接着是其他3种主要格言的例子,这3种格言在此看似一个整体。它们再次邀请我们珍惜智慧(23节),却强调智慧与行义的关连(24-25节),而行义是十章23节至十一章11节的主题。
第26节

第26节再提供第三种格言的例子,那是关乎生命的直接评语。
第27节

第27节在神参与人类事务的背景下谈论这些话题。因此,本部分的开首再次把生命、智慧、道德和敬虔串连起来。
十28至十一11 行义与行恶

‘义(人)’在本部分出现了13次,‘恶(人)’则出现了12次,这样集中地谈论义与恶,是圣经其他地方不及的。两词在十至十三章其他地方,还分别出现了21次,进一步谈论本部分的主题,即义与恶的本质和报应。
‘义人’的本质是正直、端正、纯全、守纪和公平。这与‘正直’(例如11:3>十一3、11:6>6、11:11>11)有密切关系,而这词语更正确的意思是‘率直’(比较11:5>十一5)。这两个意思也跟‘诚实’有密切关联;本词的字面义是‘完全’。这词也出现在十一章3节和5节;也参十章9节──并留意本词跟弯曲的对比。
义表现于诚实、公正、怜悯(即使对动物亦然)和按真理而行(10:2>十2,12:5>十二5、12:10>10,13:5>十三5)。表现于言语,则是有智慧、有价值、使人滋润畅快和得着生命(10:11>十11、10: 20-21>20-21、10:31>31)。行义为国家带来祝福(11:11>十一11,14:34>十四34)。箴言应许我们,义人会得着拯救、福祉、满足、成就、昌盛、喜乐、安稳、方向、生命之丰盛,并神与人的喜悦为回报。
相反,恶按着其本质,代表不正确、纷乱、弯曲和错误的事。它可以构成‘弯曲道’(10:9>十9,11:20>十一20)。它可以包含反叛或过错(10:12>十12,10:19>十19,12:13>十二13)。它可以暗示不能达到我们期望的标准(13:6>十三6)。它可描绘为偏离正路(10:17>十17)。它可以是一件设计害人的事(10:23>十23,12:2>十二2)。它可指给人和自己带来烦恼的事(10:29>十29)。它可指到把事物颠倒(10:31-32>十31-32;参11:3>十一3中译作‘奸诈’的另一个词语)。它可包含奸诈或乖僻(11:3>十一3、11:6>6)。它暗指不敬畏神或亵渎神,是故意不行宗教的道(11:9>十一9)。
在实质上,恶是以不诚实、欺诈、爱流人血、残忍和贪婪来表达自己(10:2>十2,12:5-6>十二5-6、12:11-12>11-12)。行恶的结果是羞耻和带来对社群的破坏,他们因而以恶人之死为乐(11:11-12>十一11-12,13:5>十三5)。它的本质既与义的本质相反,它的结果也与义的结果相反:被遗弃、败坏、惹麻烦、堕落、落入网罗、愤怒、饥饿、灭亡、希望破灭、暴力蔓延、无人纪念、充满恐惧、命不长久、痛失家园,而所拥有的,尽都化为泡影。
现代读者对于箴言充满信心地断言行义必然得益的观点,常常感到疑惑。‘公义能救人脱离死亡’(11:4>十一4)似乎并不正确。关于这个难题,以下有几个意见。首先,正如箴言的其他方面,这显然是一个经验之谈(比较诗 37:25>诗三十七25);它不单是神学教义或定论。对此存疑的现代读者,也许要多留意在他们个人的经历中,义人得到回报的证据。
其次,若箴言中断言的情况,较难在我们的社会中实现,那就可能反映了现今世界的邪恶(例如世上资源的分配并不公平)。箴言也许反映一个较着重人以合乎道德的方法去经营业务和与人相处的社会。因此,我们要努力对抗不公平,不只是因为看见我们因自己的恶行而处于危机中。
第三,箴言有时把一些现象普遍化;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本书知道生命是复杂的,不是一些格言可以道尽(比较13:23>十三23,30:1-4>三十1-4)。其他智慧书,尤其是约伯记和传道书,则较集中指出这些普遍化的情况常常不能实现。因此,概括性的句子和例外的情况,都需要留意。
第四,箴言集中于普遍的情况,是有其神学上的考虑。从神学的角度看,宇宙最终必以公平、公义运行。否则,全地的审判者便不能正确地安排各事。
第五,圣经其他部分对于现世生活中的不公平,则以预见未来有公义公平来把问题解决。箴言中这些产生困难的主张,需要从上下文去看,但不要因而夺去这些主张的价值。它们组成了圣经的重要见证,深信神是现世的主宰。圣经的信心不只是死后渺茫的盼望。


附注

十26至于对‘懒惰人’的解释,参二十四章30至34节;也可比较本章第4节。第26节上表示他是使人发怒的。虽然在内容上,本节与上下文不符,但在形式上,则与第25节一致(译按:在原文中,两节经文皆有‘像’或‘正如’的用字,在中文和合本未能表达出来)。十一1继续采用十章32节的表达形式:‘义人的嘴,能令人喜悦ㄅㄅㄅ公平的法码,为他所喜悦。’至于神所憎恶的与神所喜悦的事,参十五章8节。第2节这里处延续十章31至32节的思想,即智慧或义人的言语也与谦逊相连;恶人或愚人的言语,则带着骄傲和羞耻。第4节‘发怒的日子’是灾难的日子,有可怕的事情发生,好像有人降下烈怒一样。这句话没有暗示这事件实际上是源于神的愤怒(比较伯 21:30>伯二十一30)。‘死亡’同样是突如其来,贸然降临的。第7节 这句话最好也解作忽然的死亡,是一件意料之外的事。


十一9-14 在群体中的言语

此处再断言言语有赐生命或破坏生命的能力(参10:9-14>十9-14),而本段特别提到在群体中的言语:留意文中提及邻舍、城和民。作者在这里谈到有理由发出欢呼喧闹(10节),也有另一个理由,保证可以闭口不言(13节)。
附注

第9节‘得救’一词与第8节相连;这词跟第8节的‘得脱离患离’相同。第9节下暗示本节是谈到破坏誓言或作假见证,而不是说长道短。第11节‘祝福’似是指他们口里说出,而不是他们所接受的(从第11节下之平行句来判断)。
十一15-31 财富

箴言察觉到一句看似单纯或实际的格言,需要有另一句格言来补充,并使事情变得复杂。财富可能似是从强暴,而不是从施予恩惠而来;施予只带来尊荣,而不是金钱(16节)。然而,财富也从慷慨施赠一己所有而来(24-26节),而若要得真实的财富,人就要行义(18-19、21、23、27、29、30-31节);神确证这事实(20节)。运用财富先要仔细地考虑,不要把钱财浪费在同情别人却要冒险的事情上,例如作中保,或为一个不认识的人作借贷的担保人(15节)。但运用财富时也要存仁爱的心,在上下文是指我们要慷慨,但也要对自己有利(17节),并且不要过于信靠自己的财富(28节)。在某些处境中,某项真理是适用的;但在别的处境中,则需要别的考虑。
附注

第16节新国际译本在本节加上‘但是ㄅㄅㄅ只有’(参修订标准译本);‘尊荣’和‘赀财’并不是相对的,却是相属的(3:16>三16,8:18>八18),而在原文中,并没有‘男子’一词。因此,此处的论点可能是‘得财富和尊荣有两种途径,一是透过恩惠(那是妇女的特征),一是透过进取精神’。第20节 关乎神所‘憎恶’和‘喜悦’的事,请参十五章8节之注释。第22节是关乎财富的讨论,重点在财富从有价值的东西开始。第25节‘好施舍的’字面意思是‘一个有福的人’;比较第26节下。第29节在经文中,‘扰害’指努力要得着财富,而态度是贪婪或吝啬的。第30节若从另一角度去理解第30节下,整体来说意思会更好,即‘智慧人得着人的灵魂’。那么,整句的概念就是:义人对别人的生命产生影响,而智慧人则使人归服智慧。


十二1-28 再谈言语和工作

十二1-4 引言

第1至4节也像十章1至4节和23至27节,把4类箴言集合起来,作为本章的引言。这些箴言再次含蓄地挑战听者去寻求智慧,而不要寻求愚昧(1节),并且断言神会参与人的事务(2节),说明义人和恶人会得到报应(3节),并写下对于生命的观察所得(4节)。双关语的使用把‘丈夫的’(4节)与‘不能’(3节),以及‘恶人’和‘计谋’(5节)连起来。
十二 5-8、13-23、25-26 言语的对与错

第十二章余下经文的主题也是言语的运用,并特别把善言和恶语作出对比。善言是公义、正直、智慧、精明、诚实、劝人和睦、裁决中充满恩慈的话、拯救、称赞、获益、医治、喜乐、辨别善恶、鼓励和神喜悦的。另一方面,恶语是邪恶、弯曲、愚昧、说谎、狠毒、轻率、放纵或说欺诈的话、伤害别人、为一己带来耻辱和烦恼,并叫神憎恶。听劝和忍辱,才是聪明,反之则不然(15-16节);但也要谨慎与人的交往(26节)。
附注

第5节‘计谋’一词在一章5节中译作‘智谋’(参注释)。第6节指恶人不知不觉地设下埋伏,要流他们的血(比较1:18>一18)。
十二9-12、24、26-28 工作及其回报

要吃得饱足、在社会上有地位,便要付出努力,并且生活正直,不可虚伪(9节)、不顾惜牲畜(10节)、追随虚浮(11节)、跟随别人的恶谋(12节),或甚么也不做(24节) ──甚至猎得之物,也不去烤煮(27节)!也可比较第14节下。


十三1-25 欲望、财富和智慧

十三1 引言

第1节与前面各部分之开首语相似,这句话是催促聆听者留心本章有关智慧的训诫(比较10:1>十1)。然而,其风格跟先前各段的引言不同。善人与恶人已愈来愈不显着,而在本章,几乎一点也看不见神的参与,但这在后来各章却愈来愈明显。本章的焦点在于智慧本身(参13-20节)。
十三2-12、18-25 欲望与财富

在关于财富的问题背后,藏着人性的奥秘,即人的外表并非常常都是可信的(7节),并且欲望的满足或破灭,会对人产生深切的影响(12、19节)。在追求财富方面,也包含一些奥秘。它实际是一种含糊不清的成就,它既能解决问题,也带来穷人不会遇到的问题(8节)。
这里指出欲望得着满足或破灭的路径。其中一个要诀在于人能否明智地使用言语,并能保持缄默(2-3节),另一个在于人能否殷勤作工(4节)。第5至6节、9节、21至22节和25节提醒听者,道德的考虑隐藏在这些因素中,而第11节更具体地指出这一点。

第23节

第23节承认在理论上操控此事的道德之律,并非常常有效;当中也向人发出挑战,不要让不公平之事藐视这些道德之律。
附注

第2节在经文中,‘强暴’是他们自己遭受的,那是一个讽刺(比较1:18>一18)。第3节‘生命’一词指自己或个人(参8节),但也指欲望,而欲望的含义似是贯串整章的含义:参第2节(渴望;译按:和合本没有译出这字)、4节(羡慕)、19节(所欲的)、25节(心灵;译按:和合本没有译出这字)。第9节作者把人与房子相比,房子有光就好像人有生命(比较伯 18:5-6>伯十八5-6)。第10节‘骄傲’指自大和不受教的言语(比较21:23-24>二十一23-24)。
十三13-20 智慧

在这些关乎追求财富的箴言之中,第13至20节提醒我们,智慧也是追求财富的基础(参10、24节,特别是18节)。以开放的态度接受劝告和惩戒,并信服从智者学到的智慧,就能有精明的行为,能得益处,并得满足、喜悦、尊荣和生命──反之亦然。
附注

第17节提醒人小心选择‘使者’:忠心的使者能解决困境;奸恶的使者则使情况更坏。第19节‘恶事’可能指‘烦恼’或‘厄运’(20、21节的‘亏损’和‘祸患’,原文与此字词相同)。本节的意思是,他们不会离开那带来祸患的路,而转向那引到成就的路。


十四1至十五1 智慧、内心及群体生活

十四1-4 引言

本章开始时,再一次向人发出挑战,要寻求智慧和逃避愚妄(1节)。因此,这里的两个人物是拟人化的智慧和愚妄,正如九章1节和13节(也比较24:3-4>二十四3-4),而1节下的要点指出,我们若不留心,便会让愚昧把智慧所建的房子拆毁(比较3节)。作者也再一次叫人留意对与错,并我们对神的态度。不可离开神和道德去理解智慧(2节)。在本章中,4类常见的箴言因有第4节那关乎生活的观察而不致缺一。这一节的含义是,农夫若要有收成,便要忍受家里一点儿凌乱。
十四1-9、15-18 智慧与愚昧

消极地说,愚昧是破坏性的(1节),是自毁性的(3节),是永远愚昧下去的(6、18、24节),是自我表现(7节)、自欺(8节)、顽固(9节)、易受骗(15节)、狂傲自恃(16节)、不受欢迎(17节)、性情暴躁的(29节),并且是自加己身的(33节)。
附注

第9节愚昧人与人交恶时,并不关心要改善关系;正直的人则会为双方的好处设想。
十四10-15 内在心灵

‘心’一字在本段中重复出现:参第10节、13-14节、30和33节。上述例子显示,在圣经的用语中,‘心’并不单是情之所在,也是整个人的中心部分,所以它联于心思和意志(思想和抉择),也联于感受(这在圣经中常与心肠相联,例如23:16>二十三16)。心也联于理解和智慧(2:2>二2、2:10>10,3:5>三5)、顺服(3:1>三1)、记忆(4:4>四4,6:21>六21,7:3>七3)和设谋(6:14>六14、6:18>18)。在六章32节、七章7节、九章4和16节,心译作‘判断力’,在七章10节作‘心思、意图’,在八章5节作‘心里明白’。英译本若译作‘心’,我们通常可以‘心灵’来代替之。这样,在四章21、23节,作者便是催促我们以智慧的教导充满我们的心灵,并要照顾我们的心灵,因为那是我们作决定的主要中枢(比较罗 12:2>罗十二2;弗 4:23>弗四23;来 8:10>来八10;彼前 1:13>彼前一13;太 15:18-19>太十五18-19)。
附注

第10节意思是在人最深的感受和经历中,人是独自承受的。第11节比较第1节。第13节那是因为人的笑声中往往隐藏着痛苦(或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某种痛苦──那是大多数译本采纳的翻译),而他们的喜乐从来不是定论。第15节‘是话都信’──相信任何关乎未来的劝告或应许(比较15节下)。

十四19至十五1 在社会中的生活

帝王、君王、邦国、人民、邻舍、朋友等字眼,至此仍很少在箴言中出现;这些字词一起在这里出现(19-21、28、34-35节),是为一些如以富贵繁荣为主题的箴言(23-24节),提供一个社群的背景。使用财富赀财,是要解决邻舍的困苦(21节),而非采取一般人对待穷乏人的态度(20节)。第19和32节指出,那是一件关乎道德和自己利益的事。
第31节

此外,第31节在此加上宗教的动机,而第26-27节更循此方向加以发挥,并应许我们,不用惧怕任何风险。
第34节

第34节称‘公义’为邦国兴盛的主要因素,但可能从未有人尝试这样做,反而与它相反之行动所引致的结果却证实了(34下)。对于这样一个社会,慈爱和诚信是一个理想的基础,而第22节为这方面的计划者提供了一个处方(此处的‘谋’字没有负面意思)。法律上的公正在这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25节)。
领袖跟人民同等重要;第28节指出在社会中作领袖的压力。那解释了为王作工是颇为冒险的,人需要知道怎样智慧地处理君臣间的关系(14:35>十四35至15:1>十五1──而15:1>十五1的‘怒’是接续前一节的话题,但在原文中的用字却不相同)。在第十六章,君王是一个主要的话题,但在其间我们需要更多思想神。

十五2至十六19 神与智慧、君王和内心的关系


十五2-7 引言

作者再一次对比智慧与愚昧,并鼓励人寻求智慧(比较5、7节),藉以展开另一个箴言的结集,并且肯定神会参与人的生活,并附以一些有关生活,以及义人与恶人的观察(3-4、6节)。十五章2节至十六章19节整体上包含许多箴言,把神带进人类生活的方程式中。本部分位于十章1节与二十二章16节中间,是全卷书的中心,因而把神放在这卷教导智慧之书的中央是特别富意义的。
十五8-19 内在心灵和神的眼睛

关于神的眼目的4处经文(8、9、11、16节),与暗指人心的6处经文(7、11、13、14和15节;也比较21、28、30和32节,16:1>十六1、16:5>5和9节──比较14:10-15>十四10-15注释)互相交织着。两者在十五章11节同时出现。
第11节

第11节的话,跟本段谈及神所憎恶和喜悦的事相关(8、9节;比较26节,16:5>十六5,11:1>十一1、11:20>20,12:22>十二22,17:15>十七15,20:10>二十10、20:23>23)。这些都关乎人的诚实或动机,或言语及其实意之间的关系。这些或可在人眼前隐瞒──却瞒不了神的眼目,这是箴言说的。神看见了便憎恶,而这样也许能对人暗中行恶产生一些抑制作用。
箴言也提出其他有关人内心和外在生活的一些关连和差异。愚昧的思想和言语是相连的(7节)。我们在属灵的事上,表里也要一致(8节),甚至在我们的感受和表现上,也要如此(13节)。但内在生命的丰富,或可补偿外在承受的压力(15-16节),而张开的口(多言多语)和打开的心(心求知识),也许是不能相容的(14节)。

附注

第11节‘阴间和灭亡’(Sheol and Abaddon,参1:12>一12之注释)即使是阴间,也在神的能力控制之内(比较诗 139:8>诗一三九8)。第16-17节这两节经文互相平衡,好像十五章15至26节一样。敬畏神而得的平安,使贫穷变得微不足道;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也产生这效果。第18-19节似是这番话的延续,第18节延伸了第17节,第19节则警告人不要懒惰!
十五20-33 智慧与敬神


第20-24节

第20-24节像是一个关乎智慧的新段落或讨论之引言(20节其实是重复了第十章的引言),‘喜乐’在此是一个不断重复的主题:领悟智慧的喜乐(20节),运用智慧的喜乐(23节),以及逃避智慧所得到虚假的喜乐(21节)。但重点不久就落在神参与世人事务的主题上,而那正是十五章2节至十六章5节整体的重点。正如第11节把7至19节的两个主题合并,在本段末,第33节也把20至33节的两个主题合并。
人是关注智慧和尊荣的(33节):20至24节若表达了对智慧的关注,25至29节则反映对尊荣的关注,而前者比后者更积极。这些经文确定神对傲慢人和穷人的态度与行动,而那又构成富人得报应的基础。

第30-32节

第30-32节渐渐为第33节作准备,去宣告得智慧和尊荣的秘诀,在于尊崇神或谦卑。在这段经文中,谦卑是在神面前的态度,而不只是人的一种德行。第30至33节的次序指出好信息能使我们成熟,而批评的话亦然,但没有别的比听从神的责备,更能使我们迈向成熟。
‘信息’(30节)、‘听从’(31-32节)是相关的,因此31至32节显出,把消极的句子与好信息并列,同样可以给人生命和建立人。‘智慧’(32节)一词与‘心’(30节)相同,并已强调了这一点。而‘管教’(32节)一词,也再次在第33节出现(作‘训诲’),以致第33节明显地把神与30至33节的教导相连起来。


十六1-19 神和人的主权

在箴言此段中,神在1至11节出现了9次,而君王在10至15节出现了5次。
君王在传统君主制度下之地位(也可应用于其他不同形式的政治领导),是有两方面的。首先,他在言语和行为上,有最终的权力(10、14-15节)。第二,他厉行公平和公义(10、12-13节)。在以色列和别的地方,后者跟前者一样,在君主制度的观念中,被视为重要的,虽然公平、公义也可看作不单是道德问题,而是有关个人利益的(12节)。在有关王权的箴言中,第8节和16至19节在公平、智慧、正直、谦卑方面的评语,也应用在某位特定的王身上。
当有关该君王的评语是放在神在世上的活动中,情况更是这样。

第10-11节

第10-11节把这两点交织起来,免得它们被分开,而关乎神的评论也是这样,因为焦点同样是集中于主权和公平之上。神的参与决定了可以怎样有效地解释计划(1节)、怎样衡量人所行的(2节)、计划有多成功(3节),并且显然是负面的因素怎样配合于计划中(4节)。神的参与也决定怎样避免骄傲(5节)、远离恶事(6节)、建立有效的外交政策(7节)、使计划得以实行(9节),并交易上有公平的准则(11节)。
从人的角度看,维持公平的交易是王的责任。因此,第11节特别清楚指出,本段整体是主张王的地位是隶属于神的。这信息对第一圣殿时期的以色列人来说是重要的,因为当时他们有君王治理,而这些君王要反映出神的管治──正如现今世界的政府一样。这信息对第二圣殿时期的以色列人也是重要,因为他们当时正受外邦君王统治,而这里说这些君王也是在神的管治下──这对今天受外来势力控制的人民,是一个鼓励。


附注

第6节‘恶事’此处似是指灾祸(跟第4节的‘祸患’相同);远离恶事而转向正路和转向神,使人得以避免自己的罪孽带来的灾难。第10节‘必不’在新国际译本中作‘不应’,但‘必不’似较准确;这句话跟12至13节的话平行。第12-15节王所‘憎恶’和‘喜悦’的事,与神所憎恶和喜悦的事相比(参15:8>十五8,两个词语也在那里出现;并参该经文的注释)。第17节‘恶事’解作‘灾难’,参第6节。
十六20至二十二16 生命、公义、智慧与神

在这‘所罗门的箴言’的结集(10:1>十1至22:16>二十二16)之下半部,某些类型的格言和题目又显着地在不同部分出现,而许多箴言是与本段其他箴言有语文上的连系。然而,整体而言,这些箴言不像上半部那样容易划分,而它们如此编排的原因,往往不及上半部那样清晰。这里有3组智慧的箴言,关于义和恶的箴言在结尾部分,而一些小段的箴言则论及神。关于生活之观察的箴言,在此占最多。
十六20-30 智慧的祝福


第20-23节

第20-23节解释智慧的祝福,使学习的人渴想研读本书余下的教训。
第24-30节

第24-30节跟20至23节有语文上的联系,而它们也在这方面彼此相连,以致20至30节形成一条连锁。这些连锁在新国际译本中可见;此外,‘口’与‘口腹’是相同的字(23、26节);‘嘴’等于‘嘴唇’(23、27、30节);而‘得好处’的字面义是‘找到好处’(比较29节)。这样,这些箴言便一同应许智慧(敬畏神的智慧)会带来好处、好名声、影响力、满足感、医治、引导和丰富的生命,而它们又警告人不要愚昧乖僻,因为这会引人进入纷争、惩罚、祸患和死亡中。第26节的目的也许是要加上激励:学生的胃口,也应成为刺激他们的动力。第21节下与23节下的意思是,吸引人的说话,能‘增长学问’:参一章7节之注释。
十六31至十八1 各种关系的动力

本部分的观察重点主要在于家庭和社群中的各种关系。有两方面反映三代同堂之家庭的特别地位和荣誉:祖父母是社群中的长者,还有父母和儿女(16:31>十六31,17:6>十七6)。对这3组人和他们彼此关系的肯定,对现代已发展的国家来说,是一个特别的信息。十七17指出兄弟姊妹和朋友,在一般情况下,彼此的关系在生活中占了一定的重要性,而在面临危机的时候,更是如此,即使第18节暗示需要谨慎处理邻舍关系。但与众寡合的人,是在各人身上造成损失的(18:1>十八1)。
在第十七章中,许多箴言都是关乎在家里和别处的和谐关系与冲突。


十七1

十七1肯定家庭的和谐比一切都重要。
第2节

因此第2节警告人不要相争,尤其在金钱的问题上(虽然第8节承认金钱对人的影响),而第21-22节和25节指出这等愚昧的事,会为父母带来痛苦。
第4节

第4节指出人所说的话往往是烦恼的起因(比较16:28>十六28,17:27-28>十七27-28)。
第9节

第9节劝告我们要藉着遮掩过错来建立爱和友谊,而非谈及这些过错,但意思并非不要向人说责备的话(10节)。同样地,第14和19节劝我们不要引起或喜爱争竞(比较16:32>十六32,17:11-13>十七11-13),但第15节和20节警告我们不要因而妥协或自欺欺人。
‘纷争’是箴言中重复出现的主题。在教会和不同群体中,总有一些爱生事的人。原因可能是出于愤怒(15:18>十五18,29:22>二十九22)、嘲弄(22:10>二十二10)、醉酒(23:29-35>二十三29-35)、说闲话(26:20>二十六20)、贪心(28:25>二十八25)或只是出于乖僻的性情(16:28>十六28)。结果可能产生不断的冲突(26:21>二十六21)、永久破裂的关系(18:19>十八19)或无法抵挡的祸患(17:14>十七14)。最佳的解决办法是远离争执(17:14>十七14),或以类似抽签的方法来定夺事情(18:18>十八18)。换句话说,轻微的错误决定带来的破坏,远不及偏执地继续争闹不休所引致的伤害。
十七章16节和24至28节的箴言谈及智慧,但不只是属世的智慧。十六章33节和十七章3至5节明显地把神加在这方程式上。这几节经文确定神是家庭命运的最后裁决者,对于这种愚昧的家庭纷争,惦给予最后的考验,而惦最终会受到人的羞辱。

附注

第7节再评论人所说的话,延续第4节的论点。第19节‘喜爱’和‘自取’二词把19节和第9节连系起来,而‘自取’在第9节译作‘寻求’。第19节下的意象并不清晰。但该行动表达了一种骄傲的态度。十八1‘寻求’是在十七章9节和19节已出现的动词,而‘与众寡合’则连于十七章9节的‘离间’一词。

十七24至十八8 愚昧的本质和代价

愚昧的话题在这一组箴言中很显着。愚昧的兴趣是离乱的(17:24>十七24),它不能保持安静寡言(17:27-28>十七27-28;比较18:8>十八8),它坚持己见、自作主张(18:1>十八1),并且爱说话,不爱聆听(18:2>十八2)。因此,它为家人带来烦恼(17:25>十七25),为那些受其决定影响的人带来损失(18:1>十八1),并为自己带来痛苦(18:6-7>十八6-7)。另一方面,有些经文指出人在有需要的时候,必须敢言和起来伸张正义(17:26>十七26,18:5>十八5)。
附注

十八4虽然十八章4节上和二十章5节上也许暗指人有内在的智慧之源,但箴言其他地方却没有这样说。因此,新国际译本的‘但是’是假设人的模棱两可与智慧的清澈明晰之间的对比。
十八9-21 关乎力量和权力的事

本部分谈及坚城的力量和另外两件同样有力的东西。一是财富(11节;16节指出财富另一方面的力量,即它与在高位之人的关系)。
第10节

但第10节已保证神会保护义人,因而使这句关乎财富有坚固力量(假设)的话更加贴切。它支持对骄傲、尊荣和谦卑的另一种理解(12节)。第13和15节连于那对骄傲的评价上,而第9节则暗示,即使不作工的人,也运用另一种形式的力量。
人的心可以自制,但不能持久(14节)。神那保护的力量提供了解决方法。另一件像坚城一样坚固的东西,就是人受伤的感觉,这种伤害有时发生在兄弟之间(19节)。

第18节

第18节提供了一个很实际的方法,解决这种强顽对敌的纷争。在箴言中,只有十六章33节再提及抽签,因此在第18节,我们大可认为神有控制抽签的主权。
十八22至十九10 贫穷

贫穷显然是一件坏事;例如,它意味着你常常要哀求怜悯(18:23>十八23)。贫穷甚至令家人把你赶出家门(19:7>十九7)。生活贫困,必使寻求与你作伴的人减少(19:4>十九4、19:6-7>6-7)。在本段经文中,十九章5节也许暗指贫穷使法庭不愿以公平待你,却保证作假见证的人必会受罚(比较19:9>十九9)。
有甚么话可用来鼓励贫穷人呢?他们要记着几个事实。首先,哀求怜悯的贫穷人(18:23>十八23)已是神施恩的对象。而惦施恩的方法是赐他贤妻(18:22>十八22)。其次,有一个亲密的朋友,可能比认识许多人更好,而他可能比家中最亲的人更忠诚(18:24>十八24)。第三,贫穷而诚实,总比弯曲和行为愚昧好;愚昧人为他自取的祸患埋怨神(19:1-3>十九1-3),而对愚昧人来说,贫穷是更合宜的(19:10>十九10)。第四,寻找智慧时,你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19:8>十九8)。穷人得到别人施恩,神是知道的,并会报答那人(19:17>十九17)。因此,圣经鼓励人向别人施恩。贫穷的人总比说谎的人好,因为‘人要从别人身上寻找的,是忠贞的爱’(19:22>十九22,新耶路撒冷圣经)。
附注

第24节‘朋友’一词出现于十九章4节、6至7节。十八章24节的‘朋友’更为有力,是一个由‘爱’字组成的词语(比较19:8>十九8‘爱惜’)。‘弟兄’在十九章7节可解作亲戚。
十九11-19,二十2-3 冲突

这部分重拾十六章31节至十八章1节的主题。权力和怒气的结合显然是可怕的(19:12>十九12;比较20:2>二十2)。家中的吵闹可能成为局外人的娱乐,但它也是致命的(19:13>十九13),而真正的荣耀是能避免争闹(20:3>二十3)。因此智慧是能‘不轻易发怒’(19:11>十九11);神的恩赐就是家中没有争闹(19:14>十九14)。
‘暴怒的人’的性情可能已根深蒂固,并注定要遭灾难(19:19>十九19)。但人怎也不可忽略家里的管教,因为那样只会引往‘死亡’的路(19:18>十九18)。‘懒惰’本身可能令人像死了一样‘沉睡’,并且要捱受‘饥饿’(19:15>十九15);轻忽智慧可能引致死亡(19:16>十九16)。

十九20至二十5 智慧

十九章20节评论智慧和愚昧的利益与危机(比较25、27节与26、29节)。智慧的画像有好几幅。智慧跟好酒是相矛盾的(20:1>二十1);学术群体中往往都有颇多嗜酒之人!它以懒惰人的懈怠作例解,而懒惰人是箴言最爱描绘的对象(参24:30-34>二十四30-34注释)、智慧能使人充分了解人心所隐藏的、可能浮现的欺诈(20:5>二十5;参18:4>十八4之注释)。
圣经继而提醒我们,神参与人的事,意思是,单有人的智慧并不足够,若要成功,敬畏神跟运用知识同样重要(19:21>十九21、19:23>23)。人与人的关系(19:22>十九22)和作事公平(19:28>十九28,此处提到人讥笑公平,跟25、29节论愚昧人为‘爱讥笑的人’相连),也同样重要。


附注

第17、22节参十八章22节至十九章10节之注释。二十2-3参十九章11至19节之注释。


二十5-19 外表和真理

公义可以定义为个人正直的生活(7节),但要寻找一个榜样,确实不容易(6、9节)。坦诚的心并不常见(5节),正如在交易上所见的(14节),而我们很难看穿人的托辞(15节)。
第5节

第5节指智慧是识穿这种托辞的秘诀。
第8节

第8节实际地指出要谨慎地运用权力。
第11节

第11节暗示我们要从人的行为去观察他真正的为人。
第12节

第12节视能看的眼是神的恩赐,而第10节则加上一个警告,指神嫌恶以诡诈来营商。
第16-19节

第16-19节是相连的,16、17和19节以3种方法来使用同一个动词,而其意思分别是‘作保’、‘甘甜’和‘结交’;第19节补充第18节的意思。这几节藉第17节连系本部分的主题,当中对欺诈下了评语。
附注

第13节‘眼要睁开’即要儆醒,这是本节与上下文连系之处(参8、12节)。
二十20至二十一4 神的主权与人的权力

本部分更深入提到神。我们被人冒犯了,便要靠赖神(20:22>二十22)。在那处境下,我们可以再次得到保证,神是喜悦诚实和公正的(20:23>二十23,21:3>二十一3),神引导有权势者的脚步(20:24>二十24;此处的‘人’,不是普通的用字),神了解人如何工作(20:27>二十27),并且神的评核才是最后的判决(21:2>二十一2)。二十章25节提到一个例子,指人有时甚至不了解自己。
王有责任‘簸散恶人’(20:26>二十26),而他所施行的刑罚,也能洗净人内心的罪(20:30>二十30)。但这两句话说明神在王身上的主权(参21:1>二十一1):只有神能参透人的内心(20:27>二十27)。关乎第一句话的另一个评语是,王需要专注于正面的、建立国位的事,而不只是因人犯错而施加刑罚(20:28>二十28)。
年轻人和老年人都有他们的荣耀:体力和经验(20:29>二十29)。年轻人不可藐视或诈骗老年人(20:20-21>二十20-21:‘咒骂’和‘(祝)福’是这两节的首尾字词)。


二十一2-29 义与恶

在箴言十至二十二章接近尾声时,又有另一组关乎义与恶的箴言,跟本部分的开首平行。从神的角度作出两句评论后(2-3节),作者便专注于论及恶。恶人行事骄傲(4节),行强暴和弯曲(7-8节),无怜恤之心,切望别人灭亡(10节;‘祸’在12节译作‘灭亡’),他狂傲自大(24节),他献上却是虚伪的(27节),并且厚颜无耻(29节)。
渴望是到处可见的一个主题,尤其是渴望致富,那可以透过正确或错误、聪明或愚昧的方法去得着(5-6、13、17、20、25-26),但对于它的力量,我们也得现实一点(14节)。
行恶的人必自食其果。强暴的人被人以强暴扫除(7节)。义人对抗那些性情与他相反的人(12节)。无怜悯的人不会得到怜恤(13节)。偏离正路的人最终必会迷失(16节)。当这事发生,就好像恶人代替了义人,而义人则得以脱离患难(18节,11:8>十一8的说法更深刻)。那些信靠愚昧的人,必被智慧显露出来(22节)。作假见证危害别人生命的人,最终必丧掉生命(28节)。
对于义人,这里有一些显着的正面评语。只有神被称为‘那义者’(12节;译按:和合本译作‘义人’),这给箴言十至二十二章整体所谈论的义带来新的亮光:其中所有谈及义的箴言都源于神的本质,这里有公义而产生的喜乐(15节),是神的审判的一个例子──这是常见的表达──是旧约中的好消息。这里标志着神公平的管治(并与第17节,本节的‘宴乐’先前译作‘喜乐’)。公义、忠诚、生命和尊荣都在一起了(21节)。

附注

第9、19节参十六章31节至十八章1节之注释。


二十一30至二十二16 智慧、财富与神

箴言十章1节至二十二章16节最后的一段格言,混合了典型的智慧箴言,以及许多把神放进方程式中的箴言。这些格言因而确定人类数智慧与努力的重要(22:3>二十二3、22:6>6、22:10>10、22:15>15;典型的智慧箴言出现在22:5>二十二5、22:8>8、22:11>11、22:13>13、22:14>14),但也指出,离开了神的旨意,这一切都显得没有意义(21:30-31>二十一30-31),而他们若要实行原则,便需要神的参与(22:12>二十二12)。这些箴言对财富和贫穷的讨论是实际的(22:7>二十二7),但指出并非只在乎人的各种考虑(22:1>二十二1、22:9>9──‘蒙福’在此指别人的称赞),也要留意富人和穷人在神眼中有何相同之处(22:2>二十二2),并确定对神的态度在贫富的问题上是极之重要的(22: 4>二十二4)。敬畏神确实是智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