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会日形稳固(325一451)
1.教会会议的角色
教会历史中曾有过几次重要的大会议,开会时,各教会领袖聚在一起,共同研讨重要问题,周密思考,慎重发言,获致结论。
教会历史中第一次大会议是使徒们在耶路撒冷所召开的,讨论外邦信徒是否要遵守律法的问题。
大会议可依参加代表的多少而有不同:“省区会议”(provincial council)参加者是来自一省内各教会的代表。
“国家会议”(national council)参加者是来自全国各教会的代表。
由各国派教会代表出席的会议称为“大会议”(general council)或“大公会议”(ecumenical council)。
公元325年召开的尼西亚会议就是第一次大公会议。
在教会的巩固及合一上,没有一种工作比大会议的成就更大。
下文将集中于四次重要会议:尼西亚会议(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堡会议(公元381年)、以弗所会议(公元431年)、迦克墩会议(公元451年)。
2.尼西亚会议(Council of Nicea)
三百年来,最令教会困惑的问题是:到底圣子基督是否和圣父完全一样,具有神性?
为这问题争辩得最激烈的两位领袖是亚历山大教会的两位长老,亚流(Arius)和亚他那修(Athanasius)。
在激烈争辩最高潮时,亚他那修不过是个年轻人,而亚流已是个爱主、敬虔、生活严谨、又有口才的长者。
由于异教信仰是多神的,亚流担心如果圣子与圣父同样有完全的神性,那就变成了两位神,基督教信仰就会堕入异教信仰的错谬里;因此,他教导信徒圣子基督虽然像神,但他并不全然是神,基督乃是被造者中的首先与最高者,他不是永恒的,他与圣父并不同质。
相反地,亚他那修强调圣子与圣父同质,他就是神。
这项有关基督位格的争辩极其重要,因为它牵涉到人类救恩的问题。
基督的工作和他的位格有不可分的关系,天使曾宣告基督的工作说:“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1:21)。
基督救赎的价值全赖基督本身的位格。
世人处于完全无助、无法自救的情况下,唯有神能施行拯救,如果基督不是神,基督就不能成为人类的救主。
亚他那修深切体会这一点,他说:“我知道耶稣基督是我的救赎主,他决不能次于神。”
亚流派的教训造成教会长期而痛苦的争辩,最后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出面召集大公会议,解决这项争论。
会议定于公元325年在尼西亚举行,(尼西亚在小亚细亚,位居博斯普鲁士海峡边,离君士坦丁堡约四十五哩的一个小城。
)有三百多位主教出席,他们在皇宫辉煌壮丽的大厅中聚会,好些主教带着逼迫期间受过酷刑的伤痕前来参加。
尼西亚会议的结果是:亚流的看法被判为异端,基督位格的教义行诸文字,成为全体教会信仰的根据。
这项声明再经后来多次开会,用心修改,成为尼西亚信经(Nicene Creed)。
教会经过了六、七十年的挣扎,才完全接纳了这会议的决定。
尼西亚信经是第一个写成文字的信经。
在其中,教会承认:“耶稣基督,圣而神者,为父所生,并非被造,与父同质。”
如此,教会宣告了信仰最基本的信条:基督具有完全的神性。
从尼西亚会议以后到今天,它一直成为希腊正教、罗马天主教及复原教的基本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