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真的敬拜(20-24节)。
主耶稣的教导,使这妇人意识到在她面前的这一位,必是先知,因此她提出了一个久为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所争执的问题:究竟在哪里敬拜神?
是在撒玛利亚的“这山上”(基利心山上。
参申11:29)?
或是在犹太地的耶路撒冷?
为什么她会提到这个问题?
是否她想到她蒙了神的恩之后,就当改变她以往的生活,她需要经常去耶路撒冷敬拜神呢?
我们不是也看见,今日有许多人信主之后,就会自动地问:“我今后应到哪个礼拜堂聚会”吗?
对于敬拜的问题,主给了这妇人两个很清楚的指示:
①首先必须知道敬拜的对象是谁?
神既然只将有关祂自己的真理启示给了犹太人(罗9:4-5)。
因此,若是不按圣经的启示,撤玛利亚人的信仰必是迷糊的、错误的。
主指出:她必须接受犹太人所敬拜的那位独一真神。
②必须知道敬拜的要素。
敬拜的要素不在乎地点,乃在敬拜者是什么人?
神是灵,是无所不在的,任何地方的人都可敬拜祂;并且神是“父”,祂所看重的是人的心、不是物质。
所以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对祂都不成问题。
神的问题乃是真正的敬拜者很少,因为敬拜的人总爱把注意力放在外表的问题上,如地方、礼仪等等;很少注意到自己是否是神所喜悦的人?
主耶稣指出,神一直在寻找那些真正敬拜祂的人(按23节“父要这样的人”中的“要”字,原文含“寻找”的意思)。
祂在找什么样的敬拜者?
主两次说,就是那些用“心灵和诚实”,(应译作“以灵以真理”)敬拜祂的人。
换言之,这些人必须是被圣灵重生。
又是与真理的主有关系的人,不然人怎能“以灵和以真理”敬拜祂?
主显然是借着这个教导,一方面除去她今后不知去何处敬拜的忧虑,另一方面,仍然是要吸引她生发出对祂的信心来。
3.
启示基督(25-26节)。
对于敬拜的道理,这妇人可能感到太高深、不能领受了。
她又提出另一个题目来探讨,并且想借此结束这次谈话。
她说:“我知道弥赛亚(基督)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
(25节)啊,罪人是何等的可怜;常是像她一样,曾经在心中向主发出呼喊:“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甚至也曾认出主是“先知”——所讲的道都是对的。
但是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与主的关系最近的时候,却以为主的道太高深难懂,或是难以遵行而想推诿迟疑,或是中途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