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董仲舒之人性朴论

中庸系统神学 by 陈慰中

董仲舒之人性朴论

董仲舒的人性论非常实际,非常完整,非常中庸,不像孟子偏于善,杨朱偏于私,荀子和韩非偏于恶。 春秋繁露的深察名号篇,实性篇,和身之养重于义篇载有董仲舒的丰富人性启示。 他的人性之朴有老子道德经所提的朴的意义,他的人性之善附合主耶稣在福音书里的教训。 现在先引证其本文。

身之养重于义篇载,“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 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 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这段的意思是非常清楚,不需译文。

这里的义,善性也,利,私性也。 天生人,人就有义与利,就是善与私性。 董仲舒说这利乃“养其体”,即私心。 这体乃尘土构成会腐化的肉体,假如没有“利以养其体”话,腐化会加速的。 另外的义是“养其心”,即善心。 这善心乃耶稣说的“心灵固然愿意”的善,而“养其体”的体乃耶稣所说的“肉体却软弱”的体。 “你们的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乃“人生义和利”。

深察名号篇有载,“人之诚,有贪有仁。 仁贪之气,两在于身。 身之名,取诸天。 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

在这里,董仲舒谈人性的贪和仁。 很明显的,上篇人性的义和利就是这篇所提的“仁贪之气”。 义和仁当然是同属于善的,而利和贪是同属于私的。 (作者认为过份的私,或损人利己的私才算是恶。 )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心灵固然愿意”行仁义之善,但“肉体却软弱”而犯贪利过份之私。

该篇继续提,“性者质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 此天意也。 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 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所以一国之君王不单有统治的权力,并且更需要有道德的任务,即教育,启发,完成人民的善性。 耶稣在世就是实现天国的建立,成全人心的善性。

“故性比于禾,善比于米。 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 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善与米,人之所继天而成于外,非在天所为之内也。 天之所为,有所至而止。 止之内,谓之天性。 此之外,谓之人事。”

“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 善当与教,不当与性。”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人性需要有教养才能有善行,好像禾稻要加工以后才有大米出现。 有了天性以外,还要加上人事才能有善,善是出于性。 这正如中庸书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实性篇载,“故曰性有善质,而未能为善也。” “而孟子以为万民性皆能当之,过矣。” 董仲舒说,人性有善质,但是这不过是善质而已,还不是实践出来的善。 孟子以为有了善质而就有善行,这是过份的说法。 耶稣所说的,“你们的心灵固然愿意”也不过是善质而已,不是善行。 怎样才能使善质产生善行呢? 实性篇继续说,“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 善,教训之所然也。 善质要受道德之教训才能有善行。”

“性者,天质之朴也。 善者,王教之化也。 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 尤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 在此董仲舒认为一国之领袖最高的责任乃道德的领导,使人民之天质善化。 在这里董仲舒说了一句很深奥的话,“性者,天质之朴也。” 何为朴? 朴是最原始的,最简单的,最自然的。 道德经数次提及朴。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二十八)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三十二)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三十七)

因此,“性者,天质之朴也。” 天质本来是一种看不见的东西,故朴是属于天质,更看不见。 既然如此,性是天质之朴,是看不见的,是无名,是微小。 但是老子却说,“朴散则为器。” 这个朴被散开以后就能成器,能使人成为圣人,能使人间有社会制度,能影响天下。 朴散的意思就是人性被教化,发挥善行。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天质之朴虽小,但善性的发挥能影响天下。 微小的“种子就是上帝的道”。 “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 (路8章)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董仲舒之人性朴论 董仲舒的人性论非常实际,非常完整,非常中庸,不像孟子偏于善,杨朱偏于私,荀子和韩非偏于恶。 春秋繁露的深察名号篇,实性篇,和身之养重于义篇载有董仲舒的丰富人性启示。 他的人性之朴有老子道德经所提的朴的意义,他的人性之善附合主耶稣在福音书里的教训。 现在先引证其本文。 身之养重于义篇载,“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 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 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这段的意思是非常清楚,不需译文。 这里的义,善性也,利,私性也。 天生人,人就有义与利,就是善与私性。 董仲舒说这利乃“养其体”,即私心。 这体乃尘土构成会腐化的肉体,假如没有“利以养其体”话,腐化会加速的。 另外的义是“养其心”,即善心。 这善心乃耶稣说的“心灵固然愿意”的善,而“养其体”的体乃耶稣所说的“肉体却软弱”的体。 “你们的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乃“人生义和利”。 深察名号篇有载,“人之诚,有贪有仁。 仁贪之气,两在于身。 身之名,取诸天。 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 在这里,董仲舒谈人性的贪和仁。 很明显的,上篇人性的义和利就是这篇所提的
“仁贪之气”。 义和仁当然是同属于善的,而利和贪是同属于私的。 (作者认为过份的私,或损人利己的私才算是恶。 )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心灵固然愿意”行仁义之善,但“肉体却软弱”而犯贪利过份之私。 该篇继续提,“性者质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 此天意也。 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 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所以一国之君王不单有统治的权力,并且更需要有道德的任务,即教育,启发,完成人民的善性。 耶稣在世就是实现天国的建立,成全人心的善性。 “故性比于禾,善比于米。 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 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善与米,人之所继天而成于外,非在天所为之内也。 天之所为,有所至而止。 止之内,谓之天性。 此之外,谓之人事。” “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 善当与教,不当与性。”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人性需要有教养才能有善行,好像禾稻要加工以后才有大米出现。 有了天性以外,还要加上人事才能有善,善是出于性。 这正如中庸书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实性篇载,“故曰性有善质,而未能为善也。” “而孟子以为万
民性皆能当之,过矣。” 董仲舒说,人性有善质,但是这不过是善质而已,还不是实践出来的善。 孟子以为有了善质而就有善行,这是过份的说法。 耶稣所说的,“你们的心灵固然愿意”也不过是善质而已,不是善行。 怎样才能使善质产生善行呢? 实性篇继续说,“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 善,教训之所然也。 善质要受道德之教训才能有善行。” “性者,天质之朴也。 善者,王教之化也。 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 尤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 在此董仲舒认为一国之领袖最高的责任乃道德的领导,使人民之天质善化。 在这里董仲舒说了一句很深奥的话,“性者,天质之朴也。” 何为朴? 朴是最原始的,最简单的,最自然的。 道德经数次提及朴。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二十八)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三十二)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三十七) 因此,“性者,天质之朴也。” 天质本来是一种看不见的东西,故朴是属于天质,更看不见。 既然如此,性是天质之朴,是看不见的,是无名,是微小。 但是老子却说,“朴散则为器。” 这个朴被散开以后就能成器,能使人成为
圣人,能使人间有社会制度,能影响天下。 朴散的意思就是人性被教化,发挥善行。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天质之朴虽小,但善性的发挥能影响天下。 微小的“种子就是上帝的道”。 “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 (路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