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路一5-25,57-67
一直以来,主总是渴望引导祂的百姓,使他们完完全全明白神对他们真正的旨意。我们在这点上必须持定立场。问题不在于主的百姓在任何时候是处于怎样的光景。他们的行为可能是无可指责的,正如我们此时所看到的有关撒迦利亚和他的妻子,并当时聚集祷告的百姓在圣殿的情形。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一幅相当美丽的画面,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主的仆人正准确而忠心地履行他的职分,圣殿的次序有条不紊,神的百姓,而且显然是一大群百姓,正在庭院聚集祷告。他们都热心投入,再加上其他一些特征,我们可能会认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画面是相当令人满意的。
可是问题根本不在于神的百姓是否在任何时候都处于明显良好的光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主所显明的心意,或者他们是否处于并不怎么好的光景,甚至是败坏的光景,正如他们时常在历史上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关键始终在于,对于祂的百姓,这样的局面是否真是神最终希望得到的结果?他们可能处于很好的光景,然而这种良好的局面可能终究不过是相对的——因为这正是这个故事所得出的结论。是的,他们的情形不错,只是并不完全合乎神的想望。我们所看到的画面,不论它是多么美好,神还需要得着更多。一直以来,主导历史进程的是神从起初以来的全部心意,如果你我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我们尚有许多事情并不明白。我们需要问的是:在这之外,主还需要得着什么,才能成全祂完全、丰满的旨意?
因此我们的目标,不在于寻求相对良好的局面,不在于获得更多的光照,认识更多的真理,而在于为了神根本的、丰满的、最终的、完全的旨意而与祂同工。我们可能陷入一个危险,就是满足于当前的局面,满足于神所赐的福气,从而心安理得地说:“为何还要想望更多,何不就此满足,何不接受现状?何不撇开所有其他的问题,那些令人不安的问题,非常令人不安的问题?何不满足于当前明显良好的局面,主所赐福的局面?”不可,因为主已经透过祂的话,从旧约《圣经》到新约《圣经》,显明了前面尚有未达成的目标,主从来不会使祂的百姓在不完全的光景之中停歇下来。这个故事给我们显明了这个事实。
神行一件新事
让我们再次看看这个故事。传统的次序正细致有序的运作,祭司正履行他的职分,百姓正聚集祷告,圣殿的日常事务也井然有序,神的侍奉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在此时,神从天介入,显明了祂即将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这与祂所应许的弥赛亚有关。在这里我们看到,神又将迈出一步,而且这次是很大的一步,涉及到祂儿子耶稣基督。这个故事的信息,大体上可归纳为十七节的一句话——“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难道当前的整个局面——圣殿、侍奉、祭司、百姓——不是一种为主预备好了的光景吗?这个故事就好像在说:“没有——只是相对预备的光景。”看来还需要其他的因素。施洗约翰必须要来。神即将进一步采取明确的行动。
一直以来,神总是沿着祭司以及祭司职分所代表的全部意义这个方向,来逐步达成祂的目的,因此,当祂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时候,祂依然是朝着祂所命定的方向,而且因为祂自始至终是沿着这个方向,就给我们显明了祂的心意和计划。神让祂的祭司明白,而且是相当明确、相当清楚、相当细致地明白,祂的意念和计划是什么。
可是神随即遇到了拦阻。就在神给撒迦利亚指明祂计划的时候,祂遇到了困难。此时神原本需要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可祂发现道路已经被阻隔。祂所遇到的主要困难,恰恰来自于承受祂名、担负祂长期以来侍奉的祭司。困难当时就出现在神面前,这困难正是来自于撒迦利亚——来自于这位祭司,来自于神的家,来自于神侍奉的传统次序——这不啻于对神的冒犯。
人若固守属地的观念,就不可能相信神的作为
那么撒迦利亚对主的拦阻和拒绝,其特点是什么呢?因为主此时所遇到的不啻于拒绝。如果我们能真正把握撒迦利亚说话的口气,我相信我们都能感觉得到他对主的挑战与质疑。那么他质疑神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对于神给他显明的旨意、神计划要行的新事,人本着属地的观念,是不可能相信的。这是绝对的事实。因此信心的问题就浮现出来了。面对神的旨意,人们首先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能够肯定吗?这件事情可靠吗?”人们立即会本着属地的观念,思想事情是否可信,如果他们按照自己既已形成的观念,找不到事情可信的依据,他们就会表示怀疑。毕竟事情在他们已经认可和建立的观念之外。
这正是撒迦利亚和伊利莎白心中的疑问。他们已经认可和建立的观念,是属地的观念。但是属地的观念在神的作为面前根本没有地位。神的作为完全是属于另外一个领域的。伊利莎白不能生育,而他们又已经年迈——从属地的观念来看,他们根本不再存任何指望,也不再有任何信心的基础。因为这个缘故,既然天使的宣告与人们平时的观念、与人们所认为正确的、正常的、天然的观念相左——因此它是值得怀疑的,甚至神的作为,他都有所怀疑。“这根本不合乎传统,也与我们平常蒙带领、受教导而相信的神行事的方式不合。这简直太不合常理了!”这不等于质疑神的作为吗?让我们继续深入思考。
“这样的事情太属灵了,根本不属于这个世界,也根本不是世人所能了解的!这需要我们完全超越我们的理解能力!”这岂不是质疑神的作为吗?当神计划行一件新事,难道神必须按照世人所能理解的程度,甚至最好是按照传统宗教所能领受的程度吗?神曾经是这样行的吗?难道神必须根据人类头脑的理解能力而施行关于祂儿子的永远旨意吗?神必须这样行吗?如果这样的话,神的作为就变成了人的作为,而不是神的作为了。可人们却以为这样的事情是对神极大的冒犯。撒迦利亚因此跌倒了,主的百姓也因此跌倒了。在这样的事情上,有某些东西完全超出我们的头脑,我们无法领会,我们也无法理解。它偏离了我们的常规观念,我们一点都不熟悉这样的道理——我们真是有太多的理由!正因为如此,正因为事情超出我们的头脑,超出我们所能领受和理解的程度,所以它是值得怀疑和商榷的。
让我们从积极的一面看待神的作为。我们必须自我调整,承认一个事实,就是神最伟大的作为通常都超出我们的头脑,超出我们的理解能力,超出我们所掌握的知识——甚至超出我们在神的事情上所掌握的知识。当神行一件新事,祂总是使我们无法理解。祂总是向我们证明,靠着我们自己的领受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明白祂的道路,祂的意念大大超过我们的意念。神对我们有所要求,而我们却无法做出回应。祂使我们自己的思念完全无法参透祂的作为。这是神做工的方式。因此撒迦利亚遇上了困难,从而妨碍和质疑神所要行的新事。正是积重难返的传统观念使撒迦利亚难以明白神的作为。
人的骄傲是神的障碍
固守传统观念导致的是十分不幸的后果。我们不妨想想撒迦利亚是何等自高和骄傲。他如今是站在一位从天降临的天使长面前——“我是站在神面前的加百列”——他从天上来向撒迦利亚显现,并给他宣告了神的旨意,而撒迦利亚竟无知又无礼地质疑天使长的宣告,仅仅是因为他是如此固执己见。“事情通常都是这样子的——这是我们了解事物的方式。在此之外的事情是如此超出我们的理解力,因此……”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拥有一切,明白一切,就证明我们是何等地骄傲,我们心中的成见是如此之深,甚至于全能的神我们都有所怀疑,因为我们已经限制了属灵真理的范围。我们既已形成的观念是如此难以动摇,以致于天使长加百列都无法打破我们心中的成见。
这岂不是十分可怕吗?祭司撒迦利亚竟质疑天使长的宣告!这无非就是属灵的骄傲。正是因为他骄傲的缘故,所以审判落到了他的头上。而且一个人受审判,通常都是因为属灵的骄傲。神不能容忍属灵的骄傲,这是一种极度缺乏调整和顺服的心态,正如在撒迦利亚——祭司中的一位——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样。只要我们破碎自己,只要我们柔和谦卑,只要我们的心大大地向主敞开,只要是主希望做的,不论我们是否明白,不论是否合乎我们过去已经形成的观念,不论是不是一件新事,我们都说:“主啊,这实在超出我所能理解的程度——但是主啊,如果这是祢希望做的,我就表示支持”,不管神将要做什么,祂就可以立即动手做什么。
人的心态不调整,神的见证就会被阻碍
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神有计划地采取行动,只是祭司撒迦利亚的侍奉成为了一种形式上的、哑口无言的侍奉,一直要等到他学会神叫他学习的功课,他才能开口说话。我说他的侍奉成为了一种“形式”——因为他完成侍奉以后,就回家了。在我看来,这好像就是说撒迦利亚只是希望工作早日完成,然后回家。他必须待到侍奉的日子满了的时候,他必须料理完圣殿的日常事务;但是他的工作已经变成了一种形式,他一直渴望任务完成的那天早日来到,然后就可以回家了。“他供职的日子已满,就回家去了。”对他来说,侍奉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空洞的形式,一种哑口无言的侍奉。
关键就在于,真正的见证会受到阻碍,除非我们及时调整心态——除非我们对属神的、属天的、属灵的、超天然的作为有所认识,就是对超出人理解和行为能力之神的作为有所认识。毕竟祭司撒迦利亚质疑天使长的宣告,好像就是说:“如果是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就永远不可能成就。”这是系统化宗教体制下的人们普遍持有的心态。对他们来说,如果某件事情不能通过他们的方式成就,那么就永远不可能成就。这样的心态就阻碍了神的见证。
人的惯性思维是神的障碍
当神从天推进与祂的儿子及祂丰盛的恩典有关的计划,我们是不是有所发现呢?我们发现神的作为超出人的常规。我们应该认定这一点。神推进祂的计划,不是按照人的惯例。神最伟大的作为通常大大地超出人的惯性思维。神不接受人为的限制,神也希望自由地带领我们超越任何人为的限制。神主要的障碍常常都是来自于人的惯性思维。神一步一步推行祂的计划,祂的作为是属灵的、属天的,完全超越人的理解能力;而且正是因为人们不能理解,所以他们也不愿意相信。他表示怀疑,他心中有疑问,他质疑事情是否合理,如果事情不能为他所理解,就同样不能为他所接受,就只有被他搁置一旁。
神的作为完全超越天然
只是我们要注意,一个被神使用的器皿——这里是施洗的约翰——是神的作为,而且完完全全是神的作为,不是人的作为。这是故事的重点。如果神将要推行某个特别与祂儿子丰盛的恩典有关的计划,这必定是神的作为,单单是神的作为。施洗约翰的出生是神的作为,不是撒迦利亚或伊利莎白的作为,不是他们共同的作为,也不是借着其他任何方法或手段。“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约一6)“他从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了。”
约翰的出生既是神的作为,就表明他的出生完全超出肉体的行为。这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约翰这个名字(相当于旧约时候的约哈难)是“神的恩赐”或“神的恩惠”的意思。当他出生的时候,所有遵循传统的人都说:“他的名字当然应该叫撒迦利亚:这是遵照过去的传统,也可以保证传统继续延续下去。”但是伊利莎白,她代表属灵的眼光,说:“不行,他的名字应该叫约翰。”于是他们就问撒迦利亚,撒迦利亚回答说:“他的名字是约翰!”“我们不是现在给他起名叫约翰——他早已起名叫约翰。”不按照他父亲的名字取名,这表示与传统彻底决裂。当神寻找并兴起一个器皿,祂的作为常常与人的指望和要求相去甚远。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不接受神的作为,如果你不相信神的作为,如果你不站在神旨意的高度,你就不能彰显神的见证——你就会哑口无言。你可能继续做工,可能继续在旧有体系下侍奉,但是你侍奉的日子已经无多。你可能固守旧有传统,但是从见证的真正意义来说,你的侍奉是哑巴一样的侍奉,你发出的信息不是活的信息。这个简单的原则,可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如果你不相信神,那么你就已经失去自己的见证,你将不能见证神;如果你的侍奉是哑口无言的侍奉,是因为你什么时候对神产生了怀疑,你质疑神的作为,想竭力与神争辩。真正活生生的见证来自于信心。一旦我们开始质疑神的道路和旨意,质疑神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就将失去自己的见证,我们的侍奉将变得像哑巴一样的侍奉,我们将不能成全自己的职分。
但是,正如我所说的,这个原则具有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应用。尽管我们并不明白神完全的旨意,祂的旨意可能大大超出我们所能理解的程度,但是我们必须相信神。通过属地的眼光,我们可能看不到任何指望或前景,但是因为我们知道这是神的旨意,那么我们就相信神,我们嘴巴也能说话,我们就可以成全自己的侍奉。但愿主教导我们,使我们明白其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