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11 受了伤的恋人

无语问上帝 by 杨腓力

卷一 阴影中的上帝
  第二部 屡屡寻见的天父
  11 受了伤的恋人
  上帝回话了,为他掌理这世界的方法作答辩。他痛切陈辞、慷慨激昂,接着便掩面而泣。这就是他所说的:“我没有缄默不语,我一直透过我的告知们说话。”
  我们通常很容易把上帝的启示,按照它显现的戏剧化程度来分等级。如果是上帝亲自显现便列为上等,藉由超自然的神迹奇事则列为次等,而经由先知们所说的话则被列为下等。比如说在迦密山上的降火,就远比耶利米哀怨般的讲道来得叫人信服。但是上帝的看法不同。他籍先知们所说的话,正是打破沉默最好的证据,也是他表达关怀的最正面的方式。
  一个国家拥有以西结、耶利米、但以理和以赛亚这些先知,怎么还能抱怨上帝不说话?上帝一点儿也不认为“纯全的话语”是低等的证据。神迹到头来证明,它无法长久影响以色列民的信心,而先知的话语则可以铭记成册,代代相传,成为上帝对他子民的告诫。上帝有时会提起过去所行的神迹以证明他的爱,但更像是苦口婆心的父亲:“我将你们列祖从埃及地领出来的那日,直到今日,我差遣我的仆人众先知,到你们那里去,每日从早起来差遣他们;你们却不听从,不侧耳。”上帝断定百姓根本听不进他的话,百姓对以赛亚的回答也证明如此:“不要望见不吉利的事……不要向我们讲正直的话……不要在我们面前,再提说以色列的圣者!”
  我便真的把自己隐藏起来了。
  当先知大声疾呼上帝为什么隐藏自己时,上帝不再争辩,只解释他为什么会如此“保持距离”。
  在耶利米书中,他表达了对以色列民极端的憎恶:他们按诡诈获利,流无辜人的血,又遍行欺压强夺。以致上帝掩面不听他们的祈求,因他们的手沾满了血腥。
  在以西结书中,他则表明一旦以色列民的背叛达到某种程度,他就会把他们交付罪恶,任凭他们选择自己的道路,担负一切后果。
  在撒迦利亚书中,他则说:“我曾呼唤他们,他们不听。将来他们呼求我,我也不听。”
  我迟不行事,不是因我无能,而是因为怜悯。
  当上帝没有即时惩罚时,以色列人还以为上帝已丧失了他的力量而说:“灾祸必不临到我们,刀剑和饥荒我们也看不见。”殊不知以色列错了。上帝的耽延,正是显明他的怜悯,上帝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就像做父亲的,总是一延再延,非不得已,不轻易惩处。
  对以色列民而言,惩处就是不断遭受异族的侵略。但众先知的预言中,包含了至终必有一个“属于主的日子”要来临。在所描述荣耀的新天和新地中,像三明治一样,夹了一层骇人听闻的末世异象。潘霍华说:“要听末世的预言之前,最好先要听得进在它之前的预言。”我愈研读先知们有关末世的预言,就愈庆幸上帝介入人间事的“慢吞吞”。
  在我对上帝感到失望的时刻,总是呼求他施行一番大能作为,祈求他对抗某些暴戾政权或某些不公不义。我也求过神迹,求他藉此证明他存在。但是当我再读先知们的这些描述,说到在他所定的那日子,他要揭开所有的覆盖时,我脑中只剩一个意念:“老天保佑,希望届时我不在场。”上帝的确承认说,他是有所保留不轻易出手,但这样的保留,是为了世人的好处。对所有呼求老天爷长眼,速速报应的嘲讽者,先知们有更醒目的进言:忍着点。
  虽然我的审判显为严厉,我却与你一同受苦。
  上帝对先知们显出他极深的同情。例如,曾与以色列为敌的摩押遭到毁坏时,他说:
  我要为摩押哀号,为摩押全地呼喊……
  我心腹为摩押哀鸣如箫。
  当以色列民遭受外邦羞辱时,上帝也同时与他们受苦。当以色列民眼睁睁地看着巴比伦军队,以刀斧砍断圣殿香柏树的屋檐时,上帝视为自己的屋舍遭侵犯,自己的圣洁被玷污。圣殿被毁,也就是他的住处被毁。
  当以色列民遭掳时,也就是他遭掳。当敌国入侵导致以色列分裂时,敌军辱骂讥笑的对象,不是以色列民,而是他们的上帝。“他们到了所去的列国,就使我的圣名被亵渎。因为人谈论他们说,这是耶和华的民,是从耶和华的地出来的。”
  “他们在一切苦难中,他也同受苦难。”以赛亚的这句话足以写照上帝的光景。也许他仿佛把脸面遮蔽了,却不知他的脸面其实已布满了泪水。
  我不计较过去,我随时都准备宽恕。
  在严厉的刑罚中,他随时都想住手,所求的就是以色列人的悔改。就连罪恶滔天的亚哈王,在迦密山之后,上帝也一而再、再而三的赐给他被赦免的机会。因为主说:“我断不喜欢亚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们转回,转回罢!离开恶道,何必死亡呢?”他甚至告诉耶利米,只要耶路撒冷城找得到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他就会使整座城免遭毁灭之灾。
  这种渴望赦免人罪的心境,再没有比在约拿书中所描写的更为生动的了。当约拿以不超过一行字的预言,宣告尼尼微城必在四十日之后倾覆灭亡的信息后,令约拿很呕的是,城中上下居然都悔改回转,于是上帝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约拿坐在蓖麻树下,心里很不是滋味,承认他早就预知上帝会心软,因为他说:“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上帝。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他之所以逃跑,甘愿忍受暴风,又被吞入鱼腹中,主要就是因为他不相信上帝会那么心硬地真把尼尼微城消灭掉。正如弗洛斯特总结这段故事所说的一句话:“有了约拿的事件之后,我们不信上帝不会再施怜悯。”
  热情
  尽管上帝回答了先知的质问,但他的解释并没有让以色列人感到满意。因为认知灾难的缘由,并不能减缓痛苦及遭到背弃的感受。其实,上帝的理性辩解,几乎只沦落为旁白。比起理性推理来,先知们更关心的问题是上帝的满腔热情。当一个上帝是什么滋味?若要了解,莫如思考先知们不断地用人伦关系来比拟,上帝就好比是父母,或者是个爱深意重的情人。
  就拿初为人父人母的心情来说,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是围绕在“小孩”这个主题上。他们皱巴巴、红彤彤的孩子是全世界最漂亮的,他们可以花上许多钱来买些器材,用以录制孩子初次的牙牙学语或蹒跚学步——世上差不多五亿的婴孩都会的事。只是这种似是怪异的行为,却可显示出初为人父母的那份骄傲与喜悦,这是没有其他关系可以替代的。
  上帝在拣选以色列人时,就渴望能建立这种关系。他和所有做父母的人一样:希望孩子快乐,并且以爱来回报父母。他就像那个骄傲的父亲一样,曾对他儿女说:“以法莲是我的爱子,是我可喜悦的孩子。”然而这种喜悦之心却逐渐的消灭褪色,上帝的心境由父母之心转变成受伤的恋人心怀。我做错了什么?那种哀叹、怨恨,甚至愤怒的情怀有谁能体会:
  我使他们饱足,他们就行奸淫,
  成群地聚集在娼妓家里。
  他们像喂饱的马到处乱跑,
  各向他邻舍的妻发嘶声。
  耶和华说,我岂不因这些事讨罪呢?
  岂不报复这样的国民呢?
  研读先知书时,我禁不住会想象,上帝好比一个需要协谈的案主。协谈员抛出一句老话:“告诉我,你心中深处的感受。”上帝便接着开口。
  “我告诉你我的感受,我觉得自己像个被拒绝的父亲。有一天,我在水沟旁发现一个垂死的女婴躺在地上。我把她带回家做我的女儿。我把她洗刷干净,供她衣食,还送她上学,爱她,用珠宝装扮她。结果有一天她却离家出走,并且糟蹋自己。而且一提到我的名字还出口咒诅。
  ”我告诉你我的感受,我觉得自己像个被玩弄弃绝的恋人。本来我的这位爱人又瘦又干,被人虐待嫌弃。但是我却把她带回家,使她容光焕发,改换一新。成为我在世界上最宝贵的、最美丽、最爱的女人。我为她霍一切也在所不惜,没想到她却勾搭我的好朋友,还有我的敌人——甚至任何一个男人。在大路边、树底下,付钱给人与她行淫,比娼妓还不如。我遭到背叛、遗弃……“
  这种受伤的感觉,上帝在圣红中并没有隐瞒不说,他以骇人的字词,形容以色列人像是”快行的独峰驼狂奔乱走“,又像”野驴惯在旷野,欲心发动就吸风,起性的时候,无人能使它转去。“
  如果言辞还不够形容上帝的心境,上帝还格外用了一位勇敢的先知何西阿,借着娶淫妇歌篾的行动作为实例,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这位何西阿顺从了上帝的指示娶了令人作呕的淫妇歌篾为妻,从此经历了像电视连续剧的一生。因为纵使歌篾屡次出走与人行淫,上帝却吩咐何西阿要找回她,并且赦免她。
  上帝以先知的悲剧故事来描绘他起起伏付的情绪。邂逅以色列时第一道初恋的抹红,好象在沙漠中寻见葡萄串。但以色列一次又一次撕裂他付出的信任。上帝被迫尝尽受伤恋人所承担的奇耻大辱,他的话差不多带着舔伤的自怜:”以法莲看我如飞蛾,犹大众民看我如枯枝。“
  从这种明显像一位受伤恋人的反应,可以得知为什么上帝似乎几秒种就换一种心情。他才说要抹去以色列的名字——慢着,他又哭起来了,张开双臂——不,现在他又严严道出对以色列的惩罚。这些情绪简直太不理性,除非,他是个被甩的受伤恋人。
  先知书的用语,听起来好象公寓隔墙传来一对恋人的吵架。我曾有户邻居就这样吵了两年。11月时,她吵着要杀掉搞外遇的老公;2月又决定原谅他,把他请回家;4月,她准备了离婚协议书;8月却再度央求老公回来……前后两年,终于死心,面对她的情爱已付诸东流的残酷事实。
  这不就是上帝的写照:生气、悲伤、宽恕、嫉妒、爱与病的反复循环。先知书呈现出:上帝努力要找一种语言,任何一种语言,来对他的百姓表露心迹。就如我那位邻居,这厢才挂掉那死老公的电话,那厢又心软。上帝也会跟先知说,我再也不垂听以色列民的祷告了,才一会儿,上帝又求他子民再试一下。有几次甚至爱与气撞在一块儿。只是,所有办法用尽,筋疲力竭时,上帝宣布他不得不放弃:”因我百姓的罪,我无计可施。“
  我的朋友理查德说,当上帝”不理会他“时,他深觉自己遭到背弃,就好象未婚妻突然与他一刀两断一样。但先知何西阿的信息最真切:上帝才是遭背弃者,是以色列甘愿沦为妓女,不是上帝。以色列先知曾表达对上帝深深的失望,指控他袖手旁观、漠不关切、缄默不语,可是当上帝一开口,郁积数世纪的情绪便倾淀而出。真正失望的是上帝,而不该是以色列人。
  ”我还能怎么办?“上帝在耶利米书中痛苦的质问,正显出全能的上帝在留下自由空间之同时,也留下了两难。天空的白鹤能分四季,潮汐涌退规律如常,白雪覆顶的山头日复一日,只有世人无法无天,最是难搞。上帝不能控制他们,又不能弃之不顾。他的心就是无法不思念这些人。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卷一 阴影中的上帝  第二部 屡屡寻见的天父  11 受了伤的恋人  上帝回话了,为他掌理这世界的方法作答辩。他痛切陈辞、慷慨激昂,接着便掩面而泣。这就是他所说的:“我没有缄默不语,我一直透过我的告知们说话。”  我们通常很容易把上帝的启示,按照它显现的戏剧化程度来分等级。如果是上帝亲自显现便列为上等,藉由超自然的神迹奇事则列为次等,而经由先知们所说的话则被列为下等。比如说在迦密山上的降火,就远比耶利米哀怨般的讲道来得叫人信服。但是上帝的看法不同。他籍先知们所说的话,正是打破沉默最好的证据,也是他表达关怀的最正面的方式。  一个国家拥有以西结、耶利米、但以理和以赛亚这些先知,怎么还能抱怨上帝不说话?上帝一点儿也不认为“纯全的话语”是低等的证据。神迹到头来证明,它无法长久影响以色列民的信心,而先知的话语则可以铭记成册,代代相传,成为上帝对他子民的告诫。上帝有时会提起过去所行的神迹以证明他的爱,但更像是苦口婆心的父亲:“我将你们列祖从埃及地领出来的那日,直到今日,我差遣我的仆人众先知,到你们那里去,每日从早起来差遣他们;你们却不听从,不侧耳。”上帝断定百姓根本听不进他的话,百姓对以赛亚的回
答也证明如此:“不要望见不吉利的事……不要向我们讲正直的话……不要在我们面前,再提说以色列的圣者!”  我便真的把自己隐藏起来了。  当先知大声疾呼上帝为什么隐藏自己时,上帝不再争辩,只解释他为什么会如此“保持距离”。  在耶利米书中,他表达了对以色列民极端的憎恶:他们按诡诈获利,流无辜人的血,又遍行欺压强夺。以致上帝掩面不听他们的祈求,因他们的手沾满了血腥。  在以西结书中,他则表明一旦以色列民的背叛达到某种程度,他就会把他们交付罪恶,任凭他们选择自己的道路,担负一切后果。  在撒迦利亚书中,他则说:“我曾呼唤他们,他们不听。将来他们呼求我,我也不听。”  我迟不行事,不是因我无能,而是因为怜悯。  当上帝没有即时惩罚时,以色列人还以为上帝已丧失了他的力量而说:“灾祸必不临到我们,刀剑和饥荒我们也看不见。”殊不知以色列错了。上帝的耽延,正是显明他的怜悯,上帝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就像做父亲的,总是一延再延,非不得已,不轻易惩处。  对以色列民而言,惩处就是不断遭受异族的侵略。但众先知的预言中,包含了至终必有一个“属于主的日子”要来临。在所描述荣耀的新天和新地中,像三明治一样,夹了一层
骇人听闻的末世异象。潘霍华说:“要听末世的预言之前,最好先要听得进在它之前的预言。”我愈研读先知们有关末世的预言,就愈庆幸上帝介入人间事的“慢吞吞”。  在我对上帝感到失望的时刻,总是呼求他施行一番大能作为,祈求他对抗某些暴戾政权或某些不公不义。我也求过神迹,求他藉此证明他存在。但是当我再读先知们的这些描述,说到在他所定的那日子,他要揭开所有的覆盖时,我脑中只剩一个意念:“老天保佑,希望届时我不在场。”上帝的确承认说,他是有所保留不轻易出手,但这样的保留,是为了世人的好处。对所有呼求老天爷长眼,速速报应的嘲讽者,先知们有更醒目的进言:忍着点。  虽然我的审判显为严厉,我却与你一同受苦。  上帝对先知们显出他极深的同情。例如,曾与以色列为敌的摩押遭到毁坏时,他说:  我要为摩押哀号,为摩押全地呼喊……  我心腹为摩押哀鸣如箫。  当以色列民遭受外邦羞辱时,上帝也同时与他们受苦。当以色列民眼睁睁地看着巴比伦军队,以刀斧砍断圣殿香柏树的屋檐时,上帝视为自己的屋舍遭侵犯,自己的圣洁被玷污。圣殿被毁,也就是他的住处被毁。  当以色列民遭掳时,也就是他遭掳。当敌国入侵导致以色列分裂时,敌军辱骂讥笑
的对象,不是以色列民,而是他们的上帝。“他们到了所去的列国,就使我的圣名被亵渎。因为人谈论他们说,这是耶和华的民,是从耶和华的地出来的。”  “他们在一切苦难中,他也同受苦难。”以赛亚的这句话足以写照上帝的光景。也许他仿佛把脸面遮蔽了,却不知他的脸面其实已布满了泪水。  我不计较过去,我随时都准备宽恕。  在严厉的刑罚中,他随时都想住手,所求的就是以色列人的悔改。就连罪恶滔天的亚哈王,在迦密山之后,上帝也一而再、再而三的赐给他被赦免的机会。因为主说:“我断不喜欢亚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们转回,转回罢!离开恶道,何必死亡呢?”他甚至告诉耶利米,只要耶路撒冷城找得到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他就会使整座城免遭毁灭之灾。  这种渴望赦免人罪的心境,再没有比在约拿书中所描写的更为生动的了。当约拿以不超过一行字的预言,宣告尼尼微城必在四十日之后倾覆灭亡的信息后,令约拿很呕的是,城中上下居然都悔改回转,于是上帝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约拿坐在蓖麻树下,心里很不是滋味,承认他早就预知上帝会心软,因为他说:“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上帝。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
不降所说的灾。”他之所以逃跑,甘愿忍受暴风,又被吞入鱼腹中,主要就是因为他不相信上帝会那么心硬地真把尼尼微城消灭掉。正如弗洛斯特总结这段故事所说的一句话:“有了约拿的事件之后,我们不信上帝不会再施怜悯。”  热情  尽管上帝回答了先知的质问,但他的解释并没有让以色列人感到满意。因为认知灾难的缘由,并不能减缓痛苦及遭到背弃的感受。其实,上帝的理性辩解,几乎只沦落为旁白。比起理性推理来,先知们更关心的问题是上帝的满腔热情。当一个上帝是什么滋味?若要了解,莫如思考先知们不断地用人伦关系来比拟,上帝就好比是父母,或者是个爱深意重的情人。  就拿初为人父人母的心情来说,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是围绕在“小孩”这个主题上。他们皱巴巴、红彤彤的孩子是全世界最漂亮的,他们可以花上许多钱来买些器材,用以录制孩子初次的牙牙学语或蹒跚学步——世上差不多五亿的婴孩都会的事。只是这种似是怪异的行为,却可显示出初为人父母的那份骄傲与喜悦,这是没有其他关系可以替代的。  上帝在拣选以色列人时,就渴望能建立这种关系。他和所有做父母的人一样:希望孩子快乐,并且以爱来回报父母。他就像那个骄傲的父亲一样,曾对他儿女说:“以法莲是我
的爱子,是我可喜悦的孩子。”然而这种喜悦之心却逐渐的消灭褪色,上帝的心境由父母之心转变成受伤的恋人心怀。我做错了什么?那种哀叹、怨恨,甚至愤怒的情怀有谁能体会:  我使他们饱足,他们就行奸淫,  成群地聚集在娼妓家里。  他们像喂饱的马到处乱跑,  各向他邻舍的妻发嘶声。  耶和华说,我岂不因这些事讨罪呢?  岂不报复这样的国民呢?  研读先知书时,我禁不住会想象,上帝好比一个需要协谈的案主。协谈员抛出一句老话:“告诉我,你心中深处的感受。”上帝便接着开口。  “我告诉你我的感受,我觉得自己像个被拒绝的父亲。有一天,我在水沟旁发现一个垂死的女婴躺在地上。我把她带回家做我的女儿。我把她洗刷干净,供她衣食,还送她上学,爱她,用珠宝装扮她。结果有一天她却离家出走,并且糟蹋自己。而且一提到我的名字还出口咒诅。  ”我告诉你我的感受,我觉得自己像个被玩弄弃绝的恋人。本来我的这位爱人又瘦又干,被人虐待嫌弃。但是我却把她带回家,使她容光焕发,改换一新。成为我在世界上最宝贵的、最美丽、最爱的女人。我为她霍一切也在所不惜,没想到她却勾搭我的好朋友,还有我的敌人——甚至任何一个男人。在大路边、树底下,付钱
给人与她行淫,比娼妓还不如。我遭到背叛、遗弃……“  这种受伤的感觉,上帝在圣红中并没有隐瞒不说,他以骇人的字词,形容以色列人像是”快行的独峰驼狂奔乱走“,又像”野驴惯在旷野,欲心发动就吸风,起性的时候,无人能使它转去。“  如果言辞还不够形容上帝的心境,上帝还格外用了一位勇敢的先知何西阿,借着娶淫妇歌篾的行动作为实例,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这位何西阿顺从了上帝的指示娶了令人作呕的淫妇歌篾为妻,从此经历了像电视连续剧的一生。因为纵使歌篾屡次出走与人行淫,上帝却吩咐何西阿要找回她,并且赦免她。  上帝以先知的悲剧故事来描绘他起起伏付的情绪。邂逅以色列时第一道初恋的抹红,好象在沙漠中寻见葡萄串。但以色列一次又一次撕裂他付出的信任。上帝被迫尝尽受伤恋人所承担的奇耻大辱,他的话差不多带着舔伤的自怜:”以法莲看我如飞蛾,犹大众民看我如枯枝。“  从这种明显像一位受伤恋人的反应,可以得知为什么上帝似乎几秒种就换一种心情。他才说要抹去以色列的名字——慢着,他又哭起来了,张开双臂——不,现在他又严严道出对以色列的惩罚。这些情绪简直太不理性,除非,他是个被甩的受伤恋人。  先知书的用语,听起来好象公寓隔墙
传来一对恋人的吵架。我曾有户邻居就这样吵了两年。11月时,她吵着要杀掉搞外遇的老公;2月又决定原谅他,把他请回家;4月,她准备了离婚协议书;8月却再度央求老公回来……前后两年,终于死心,面对她的情爱已付诸东流的残酷事实。  这不就是上帝的写照:生气、悲伤、宽恕、嫉妒、爱与病的反复循环。先知书呈现出:上帝努力要找一种语言,任何一种语言,来对他的百姓表露心迹。就如我那位邻居,这厢才挂掉那死老公的电话,那厢又心软。上帝也会跟先知说,我再也不垂听以色列民的祷告了,才一会儿,上帝又求他子民再试一下。有几次甚至爱与气撞在一块儿。只是,所有办法用尽,筋疲力竭时,上帝宣布他不得不放弃:”因我百姓的罪,我无计可施。“  我的朋友理查德说,当上帝”不理会他“时,他深觉自己遭到背弃,就好象未婚妻突然与他一刀两断一样。但先知何西阿的信息最真切:上帝才是遭背弃者,是以色列甘愿沦为妓女,不是上帝。以色列先知曾表达对上帝深深的失望,指控他袖手旁观、漠不关切、缄默不语,可是当上帝一开口,郁积数世纪的情绪便倾淀而出。真正失望的是上帝,而不该是以色列人。  ”我还能怎么办?“上帝在耶利米书中痛苦的质问,正显出全能的上帝在
留下自由空间之同时,也留下了两难。天空的白鹤能分四季,潮汐涌退规律如常,白雪覆顶的山头日复一日,只有世人无法无天,最是难搞。上帝不能控制他们,又不能弃之不顾。他的心就是无法不思念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