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概略
本书作者是耶利米,是在尼布甲尼撒王末次攻陷耶路撒冷之后写的,时间约在纪元前588年。本书在七十士译本中曾有下面这样几句话:“当以色列家被掳,耶路撒冷荒凉的时候,耶利米坐下哭泣,并作此哀歌。”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就是他不因自己的预言得到应验而高兴,却因圣城耶路撒冷沦陷而悲哀哭泣。
据说在各各他山头,就是我主耶稣钉十字架不远之处,有一个黑暗洞穴,名曰:“耶利米山洞”。他们说这就是耶利米先知坐观荒凉的耶路撒冷城市,以破碎的心灵作哀歌之处。如果真是这样,则这位流泪的先知为圣城哭泣之处与我主耶稣被弃,为城中及全世界人类受死之地,相距不过咫尺之远,这是多么富有意义的事啊。
犹太的爱国者,每逢礼拜五也在此哭泣处唱此哀歌。每年八月九日禁食时,每一个犹太人会堂就朗诵此哀歌。该日犹太人规定为国家灾难的纪念日。
“耶利米哀歌”是七十译者所起的,可能他们想到耶利米先知颇善于作哀歌。他曾为约西亚王作过哀歌(代下35:25),所以这哀悼耶路撒冷的诗歌,就很自然地称之为“哀歌”了。
本书希伯来文的原名就是“伊卡”(Echah),意思就是“如何”,也就是本书一章一节中的“何竟”。那里说:“先前满有人民的城现在何竟独坐!”在“何竟”一词里包含着最凄惨的意义。以色列家原是神的选民,“何竟”会堕落到如此光景?神曾与他们立约,并把迦南美地赐给他们为业,他们何竟亡国被掳?他们本来可以成为一个繁荣强大的国家,万国可以因他们得福,“何竟”如今成为地上的咒诅,被外邦人欺压藐视?但愿所有的基督徒都能警觉起来,察一察在我们身上有否“何竟”的光景。
本书在教会中也有极高的价值。例如:解经家司可福博士说:“本书最动人的地方,就是耶和华向他所管教的子民显出他的慈爱和忧伤,这忧伤是藉着圣灵组织在耶利米心里的。”(耶13:17;太23:36、3、8;罗9:1-5)另有一位神的仆人说:“本书每一章都是耶利米用眼泪写成的,每一句每一个字都是一颗破碎的心灵所发出的声音。”
本书是诗歌体裁,本应列在诗歌书中,但因其为先知耶利米所着,所以就列为耶利米书的附录,同时它的内容也含有预言性质,所以把它列在先知书中,也是合适的。
二、本书分段
本书共有五章,每章都是一首诗歌,而且每首诗歌都是论到圣城悲惨的遭遇和荒凉的景况。接着就说明神严厉对待选民是出于他的公义,同时也论到过路者的态度。每首诗都以祷告作结束,只有第四章例外。但这是由于最后一章所造成的,因为那一章全部是祷告。全书的精华是三章二十二到二十三节。
第一首诗是将圣城比作哭泣的寡妇,独自举哀。说明耶路撒冷因罪被掳(1:),耶路撒冷被描写为失去儿子的寡妇,在夜间哭泣无人安慰她。
第二首诗是将圣城比作遮掩的妇人,在废墟中哀哭,说明神允许敌人掳掠其民(2:)。耶路撒冷被围之事,在此有生动的描写。在第二首诗中先知以作者及受苦者的身份,着重说明神为公义的主、刑罚的主。
第三首诗是将圣城比作哭泣的先知,在审判的主面前举哀,先知面对圣城哀哭(3:)。此诗被认为是旧约中最出色的诗歌之一,它的特点是先知将他的民族与他自己契合为一,看他们的痛苦、忧愁就是他自己的痛苦忧愁。
第四首诗将圣城比作失了色的黄金——改变了,败坏了。原有的尊荣因罪而消失(4:)。以一连串的对比来描写圣城被围的恐怖(4:1-10),同时也讲到神公义的审判,以及以东的残忍和以东所得的报应。
第五首诗是将圣城比作恳求的人,在主面前迫切地哀求,祷告诉苦求使复兴(5:)。前几首诗是为求神怜悯的祷告,本章却是恳求耶和华纪念的祷告。
三、本书应特别注意之点
耶路撒冷已经陷落了,耶利米所发出的预言已经应验了。谁是神的真先知,谁是假先知的问题,已经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了,但耶利米并不因此感到满意,反而使他心碎神伤哀哭不止。说明他深爱神的百姓,因为他是深切爱神的。他实在不忍看见自己的民族和同胞走向毁灭,他更不愿看到神的荣耀因为以色列家的犯罪,而受到亏损。
虽然耶利米先知心中伤痛已到极点,但他的灵一直是正常的,理智也是清楚的,所以他的态度总是镇静的,因为他认识到:
(1)耶路撒冷遭遇浩劫是因为百姓犯罪所造成的结果。
(2)神是公义的,他对罪恶必须给予必要的审判,因为神作事不能违背他公义的性格。
(3)神对背道的百姓仍有怜悯和慈爱。所以他仍抱着希望,深信神在审判责打以后,还会施恩拯救,不会使他们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3:19-39)。
(4)神的子民应当回转认罪,求得神的宽恕和怜悯,这是一切跌倒犯罪者都应当有的态度。
耶利米因着神的公义,对选民的罪行,曾表示极度的愤恨,又因为他有神的慈爱心肠,所以对他们的苦难遭遇又非常忧伤和同情。他是照着神的心愿,不顾一切地大声疾呼,劝导他们及早回转。他完全站在神一边,以神的心为心,当以色列家在受苦的环境中时,神也与他们一同受苦(赛63:9),真是好像“打在儿身,痛在娘心”。
在哀歌书中我们看见耶路撒冷的没落,先知为她作哀歌。巴比伦高升,气焰万丈,不可一世。在启示录中,我们看见耶路撒冷将带着属天的美丽显现,且存到永远。但是巴比伦却倾倒了,倾倒了,决不能再见了,地上的客商要为她哀哭(启18:9-19)。我们宁愿耶路撒冷经过神的责打管教之后悔改,寻求恩典,而不愿站在巴比伦一边,暂时享受罪中之乐,结果永远灭亡。
耶利米抱着无限热诚,想把选民从背叛中拯救出来,可是选民却无动于衷。所以当耶路撒冷遭难,百姓被掳的日子,耶利米坐在山上俯视凭吊为她作哀歌。有一位比耶利米更大的耶稣基督也抱着舍命的热爱,想把神的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可是当时并没有能把他们唤醒,所以主在离世之前,就为耶路撒冷哀哭流泪(路19:41-44)。这两件事情是很相似的。
本书虽是一本诗歌集,可是它里面也有不少宝贵的预言。例如有的是关于以东的预言(4:21、22),有的是关于以色列民族得救的预言(3:21),还有关于弥赛亚受苦的预言(1:12,2:15,3:14、15、19)。
本书虽然是哀歌,可是它也带给我们许多安慰的信息,使我们在悲伤
中仍不失去指望:“我想起这事,心里就有指望。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3:21-23)
“我心里说,耶和华是我的份,因此,我要仰望他。”(3:24)
“凡等候耶和华,心里寻求他的,耶和华必施恩给他。人仰望耶和华,静默等候他的救恩,这原是好的。”(3:25-26)
“我们当诚心向天上的神举手祷告。”(3:41)
“耶和华啊,求你记念我们所遭遇的事,观看我们所受的凌辱。”(5:1)
“耶和华啊,你存到永远,你的宝座存到万代。”(5:19)
“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向你回转,我们便回转;求你复新我们的日子,像古时一样。”(5:21)
四章一节耶利米叹息说:“黄金何其失光?纯金何其变色?”他自己解释说锡安的人民就是黄金,是神所宝贵的。假若锡安人民不过是一块粗贱的石头,就没有多大关系,也不值得叹息。同时也没有匠人愿意花工夫去雕刻他,因为太不值得。正是因为神看他们如同黄金,是顶宝贵的,所以神才不让他成为窑匠手中所作的瓦瓶。正是因为他们如同黄金,就需要经过火炼,除去渣滓成为纯金。因为神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所收纳的儿子。耶利米所最伤心痛苦的,不仅是看见自己的同胞所受的痛苦、羞辱,他更是看到他的国家是神所拣选,耶路撒冷是圣城,那里有耶和华的圣殿,肩负着伟大的使命。他的同胞是神从世界中拣选出来的。总而言之,他们是黄金。如今城破家亡,人民被掳,圣殿被焚,最大的损失不是人,乃是神。最大的损失就是神的百姓不能完成神的旨意,神在犹太人身上的计划不能实现。最大的羞辱就是神自己,所以他叹息说黄金何其失光,纯金何其变色。圣所的石头倒在各市口上。
四、本书主要信息
本书的主要信息有三:
要认识罪恶所带来的痛苦和灾祸。
耶和华向他的子民发怒时,仍有怜悯和慈爱。
耶利米哀歌五章可用希伯来书十二章五节的劝教:“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
五、本书钥字和钥节
钥字:
(1)“公义”(1:18)。
(2)“慈爱”(3:22)。
(3)“回转”(5:21)。
钥节:
(1)耶和华是公义的!他这样待我,是因我违背他的命令。“众民哪,请听我的话,看我的痛苦,我的处女和少年人都被掳去。”(1:18)
(2)“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3:22)
(3)“凡等候耶和华,心里寻求他的,耶和华必施恩给他。” (3:25)
(4)“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向你回转,我们便得回转;求你复新我们的日子,像古时一样。” (5:21)